课程背景:
成长在不同时代的人,都有着被时代刻下的,挥之不去的时代烙印。伴随着时代变革的加速,“95后”新生代员工身上的“时代特征”往往比以前的员工更加明显。他们面对集体时,更加关注自我;面对领导时,倾向于用直接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法;面对职业选择时,显得很随性……面临新生代员工方方面面的“时代特征”,管理者既觉得他们有朝气、坦诚,又觉得领导权威受到挑战,不知道如何激励和管理他们。管理者原来有效的管理方式,在面对新生代员工时,好像都失效了。管理者在趋势面前,只能适应,不能拒绝。既然未来新生代员工会逐渐成为职场的主力,那管理者就非常有必要去了解员工的“时代特点”和心理诉求,以此调整更加有效的相处之道。
课程收益:
经过培训,学员将能够
● 识别并理性看待新生代员工典型的“不当”行为表现
● 说出新生代员工“不当”行为表现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原因
● 了解新生代员工的思维与心理有哪些特征,说出员工“爱岗敬业”的内在原因有哪些
● 提升领导者非职权影响力,调整领导者的管理风格与方式
● 做能够引领员工,理解员工,激励员工的新型领导者
● 认识到传统组织结构如何降低了员工责任感和成就感
● 意识到建立新型的组织和员工关系的必要性
● 建立系统思维看待员工的绩效差距,从管理职责反思如何改善给下属布置任务的效果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需要管理新生代员工的管理者
课程方式:互动讨论+实操练习+案例分析
第一讲:员工的“不当行为”与管理者的挑战
小组讨论:新生代员工有哪些“不当行为”
一、管理者面临的来自员工的挑战
1. 命令 VS 协作
2. 雇佣 VS 双赢
3. 完成任务 VS 实现价值
4. 单一评价 VS 多元包容
二、“不当行为”产生的时代背景
1. 人口政策
2. 高校教育
3. 社会经济
4. 行业趋势
三、管理者面对挑战应有的心理准备
1. 顺势而为
2. 是“危机”,也是“机遇”
3. 聚焦“可控因素”,积极准备
第二讲:员工的思维与心理特征
小组讨论:《新生代员工职场调查报告》
一、“95前”与“95后”员工的职场观点差异分析
1. 工作的意义
2. 优秀的上级
3. 职场的发展
4. 表达的形式
二、员工心理诉求的变化
1. 企业标准化与员工诉求多样化的矛盾
2. “爱岗敬业”的内在原因
3. 影响敬业度的心理因素
4. 管理者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的误区
5. 如何激发员工的敬业度
三、思维对行为的影响
小组讨论:“守株待兔”的故事启发
1. 影响外在行为的思维因素
2. “行为-思维-结果”循环
讨论:如何让员工看到“结果”与“希望”
3. 基于双赢的职业规划
第三讲:新生代员工欣赏的领导者
一、引领员工——做下属的领路人
小组讨论:“下属为什么愿意追随你”
1. 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
2. 下属最看重的领导者的应有品质
3. 提升领导者影响力的最佳时期
4. “印刻效应”在职场中的应用
5. 入职培训对下属敬业度的影响
讨论:如何做好入职培训
二、理解员工——做下属的贴心人
1. 三层次倾听
2. 同理心倾听的三步骤
视频:同理心在员工访谈中的应用
3. 全方位倾听
练习:辨识“事实、感受与意图”
讨论:如何化解下属的过激情绪
三、激励员工——做唤醒下属内心卓越品质的人
小组讨论:员工为什么有能力,却不愿发挥
互动练习:唤醒下属内心的卓越品质意识
1. 行为与动机的冰山模型
2. 员工的六种内在动机
第四讲:激励员工的组织环境
一、传统组织形式的困境
案例分析:《硝烟弥漫的管理会》
讨论:为什么跨部门协作中,经常出现互相推诿?
1. 传统组织结构在客户服务意识与效率方面的弊端
案例分析:专业分工岗位设计的利弊
2. 激发员工责任感的岗位设计
二、影响员工绩效的组织系统分析
讨论1:员工是如何看待指标年年提升的?管理者是如何解释的?
讨论2:员工是怕工作累,还是怕工作烦?
案例分析:《上下级对“把工作干好”的理解差异》
1. 绩效系统分析图
2. 给下属布置任务时需要思考的因素及相关表单
3. 布置任务时需要的IPO分析法
姜雷老师
16年综合管理技能提升授课经验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BA
MOKA 促动型培训师
丰田名古屋工厂TPS访问学者
腾讯海纳商学院认证讲师
曾任:威意特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亚太区培训总监
曾任:华夏幸福基业企业大学|培训总监
曾任:河北安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擅长领域:管理者综合技能提升、新生代员工管理、高效团队建设、跨部门沟通等
主讲课程:
《数字变革时代的领导力》
《工作情境沟通与冲突处理》
《提升责任心,打造高凝聚力团队》
《新任管理者综合技能提升》
《积极心态与职业生涯规划》
《中层干部MTP管理技能综合培训》
《新员工职场必备的6项素养》
《“95后”新生代员工管理》
课程特点:
● 课程内容逻辑严谨,课堂呈现形式风趣
● 实战性强,课程内容紧密围绕学院真实需求和工作绩效,具有非常强的实操性
● 以客户为导向,坚持“任何不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培训都是浪费”的培训理念
● 课程内容坚持“重干货,少务虚”的设计理念,内容干货足
● 注重让学员身动、心动、脑动的“三动原理”,互动性极强